【“三抓三促”进行时】增加检验项目 提高服务效能——我院临床医学检验中心“三抓三促”行动见真章出实效

发布时间:2023-04-20 点击数: 【字体:

自“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校各项安排部署,临床医学检验中心立足科室职能,深入开展调研,研判工作短板,与临床科室沟通协调,配合临床诊断需求,增加检验项目和检验频次,进一步提升了科室服务能力和工作效能。

4f43aa260d934fa7bcd528bac808e0ac.png

一、增加白细胞介素-6检验,为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早期诊断依据。

如今,感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感染引起的死亡病例数高举不下。但是与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不同的是,大多数感染性疾病只要诊断准确、治疗得当,都可在相对短时间内得到治愈,因此与感染有关的早期诊断和检验显得尤为重要。

白介素6(IL-6),是细胞因子网络中的重要成员,是一种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好的感染性生物标志物。其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减少抗生素滥用;监控术后感染、更敏感的早期识别指标;早期预警脓毒症,危重患者早期识别;辅助诊断新生儿脓毒症,动态观察感染、脓毒症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避免降钙素(PCT)漏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等局灶性细菌感染,减少漏诊;鉴别革兰氏阴阳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慢性炎症的监测等。

7432fbab0c8243f3b49c230c66d6a5de.png

二、开设促红细胞生成素检测项目,提高贫血相关症状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促红细胞生成素(简称EPO),细胞因子的一种,是一种高度糖基化的蛋白,胚胎时期主要有肝脏合成,出生以后主要由肾脏合成。主要可以促进骨髓造血,还有相应抗炎、抗氧化应激等作用。

一方面,促红细胞生成素检验可作为不同原因引起的贫血症状的鉴别诊断依据。目前肾性贫血的诊断与实验室评估常规指标为血细胞计数、网积红细胞计数、铁代谢相关指标等,但这些指标对于肾性贫血的诊断不具备特异性,很难将肾性贫血与其他类型贫血相鉴别。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合成不足是肾性贫血的根本致病因素,肾性贫血患者血清EPO水平明显下降。而在缺铁性贫血(IDA)、溶血性贫血(MA)等其他类型贫血可出现EPO的代偿性升高。此外,相比于缺铁性贫血,往往肿瘤相关性贫血中EPO水平较低。

另一方面,在癌性贫血中,血清EPO<100mU/ml的患者使用EPO疗效较好,而对EPO>100mU/ml的患者使用EPO疗效较差。因此,治疗前对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测定能更好预测治疗效果。

此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水平低于正常值,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高于正常值,因此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可以用于鉴别不同的红细胞增多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艾滋病患者血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水平明显降低;而在某些肿瘤(起源于肾脏、肝脏和小脑)、肾囊肿、肾盂积水、肾动脉狭窄患者血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则显著升高。

08df4c90d4bc40c0abbec7cc2e03f6f6.png

b80ee1c45c0a406685a19844ed792da6.png

采血可随时采集;生化管(红盖)抽血4-5ml,每日送检即可。

今后,我院临床医学检验中心将继续结合“三抓三促”行动,紧盯能力短板抓学习,坚持每周一次的业务交流学习不放松;聚焦科室职能谋发展,不断提升科室服务质量;围绕医患需求抓执行,积极回应临床需求促落实。,努力推进科室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供稿:潘丽娟  审核:柴旭霞)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